音樂可以治病?經常受到音樂薰陶,對增強神經系統,調節大腦皮質有益,可促使人體分泌有益健康的生化物質,加速腸胃蠕動,增強消化機能,還能讓血壓和心律維持正常。



  當外界一定頻率的振動作用於人體後,有關部位即會產生共振現象,醫師和音樂治療師即利用音樂的節奏變化,針對不同病患,精挑不同節奏的樂曲。悲觀者可聽貝多芬第五交響曲《命運》、海頓的清唱劇《創世紀》,或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《悲愴》等。


  若是心情沮喪或壓力過大,可聽艾爾加《威風凜凜》、布拉姆斯的《匈牙利舞曲》失眠患者可聽孟德爾頌的《仲夏夜之夢》、莫札特《搖籃曲》或德布西《鋼琴前奏曲》等。


  憂鬱者可聽莫札特《第四十交響曲》、蓋希文《藍色狂想曲》組曲、德布西的管弦樂組曲《海》。高血壓患者聽到巴哈《小提琴協奏曲》,可使血壓下降十至十五毫米汞柱。


  據研究,常聽莫札特的作品會讓人變聰明,容易專心:聽巴哈的曲子可增強分析能力:常聽爵士樂則會讓人具有較佳的創造力,增強數理能力。


  音樂對我們治療「心」,有什麼具體的作用呢?


(1)音樂會淡化即將形成的憂鬱情緒與想法。


(2)音樂有影響情緒的作用,能將憂鬱的情緒轉換成喜悅放鬆的情緒。


(3)音樂可以消除心情的緊張與煩惱。


(4)藉由節奏的刺激,可將人從谷底的空想中解放出來,注意力轉向其他方面的事物。 


當我們聽到樂曲時,心理會產生同樣的共鳴。一些偉大音樂家之優秀作品,就具有這種動人心弦的魔力。音樂為什麼能增進身心健康?簡單的說,心靈和身體,會相互作用。比如悲傷時,刺激淚腺流出淚來。生氣時,血管會收縮導致血壓上升。肚子餓時,腸胃會蠕動發出咕嚕嚕的聲音...從上述的說明,可初步了解,心靈如何和身體互動。 


自律神經則擔任身心的仲介者。在構造上「心是老闆、自律神經是主管、而身體器官是部屬」。自律神經雖然會和與它作用相反的「交感神經」及「副交感神經」(又名迷走神經)相互拮抗以保持平衡,但一旦心臟受到刺激,自律神經就會反應對內臟器官造成影響。相反的,當內臟器官因某種原因失調時,也會透過自律神經將該情報傳達給大腦,然後大腦就會根據狀況發出命令做相對的處理。 


我們聽音樂時,是透過什麼神經通路傳達到大腦的咧?音樂首先會透過下視丘、大腦的邊緣系統,傳導至腦的自律神經中。原因是,人的情緒、感情係由下視丘、大腦邊緣系統所支配。 


另外,當自律神經受到外來的刺激時,我們身體的調節機能就會產生變化,然後視刺激的「好、壞」,採取不同的對應方法。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壓力時,壓力就會透過自神經引起感情(喜悅、悲傷、恐懼、痛苦等)的障礙,進而導致身體的疾病。首先,會出現體溫、血糖值、血壓等低下的反應。有時還會產生胃潰瘍的現象。到此階段,若未對壓力施以良好的解決對策,就會惡化,進而造成體溫、血壓、血糖值等的上升,神經活動變得活絡,肌肉緊張度增加。這是身體全力扺抗的時期。而當一個人感到身心疲勞但尚能強自忍耐,則是壓力爆發前的危險時期。 


步入此一階段時,也到了個人能夠對應的極限。如果至此仍未驚覺事情的嚴重性,不趕快好好休息、放鬆自我、轉換氣氛的話,待病情一發不可收拾,就只得求助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協助了。 


相反的,「好的刺激」則對身心有益,因此,平時要多下工夫,好好對待一下自己的大腦,給予多一點的「良性刺激」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聆聽音樂了。因為聆聽音樂經由研究顯示,可使疲憊的腦部休息,恢復精神。 


音樂對身心的健康相當有幫助,聆聽能讓自己放鬆、快樂的音樂才有實足的治療效果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ra妙法療癒花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